阅读历史 |

第342节(1 / 1)

加入书签

其实在这种领域内,超越谁真没什么必要,只要够用,不至于连最起码的纯度和仿制工艺都大大落后,就是胜利!

这样一想,心情就好了很多……

凯瑟琳回头看了眼李思,笑道:“李,你在伦敦的时间应该会非常繁忙,小思准备怎么办?如果没有计划的话,可以交给我。”

李源笑道:“不用那么麻烦,凯瑟琳,能帮我找一家比较正统的幼稚园就好。”

不仅李思如遭雷击般懵了,跨越万里,居然是来上幼稚园的?!

凯瑟琳也很意外,笑问道:“李,为什么?”

李源微笑道:“我二儿子性子比较随性,喜欢自由自在,往后我会尽量多带他去些地方,多在各地待待。”

“哇哦~”

两个英国大妞都惊叹出声,玛格丽特笑道:“你真是一个好父亲!小思,你一定非常幸福吧?”

李思当然幸福了,都两眼泪汪汪了,“感动”坏了!

他宁肯跟着两个漂亮姐姐去游玩,但显然,他自知说服不了父亲。

确实说服不了,李源怕自己的二儿子被影响成“小圣父”,那就麻烦了。

不要小瞧白左们,他们绝大多数都是非常聪明的精英,洗脑功力强悍之极,李思再聪明也只是一个将将六岁的小孩子,哪经得起两大圣母的摧残?

特别是,这两个圣母还如此的年轻漂亮……

……

凯瑟琳和玛格丽特开车将李源父子送到了嘉道理山庄,当然,后面还跟着一辆仆从车,只是从始至终都无人下车。

山庄的管家摩西是一个六十多岁的犹太人,应该很早就接到了老罗兰的安排,很热情的欢迎了客人。

山庄由摩西和他的儿子以撒、儿媳哈莉特以及年纪轻轻就守寡的女儿伊芙看管着。

哈莉特和伊芙准备好了牛奶、红茶和点心糖果,以撒则将壁炉烧的十分温暖。

李思看的眼睛都直了,怪不得港岛那么多人想当英国人,越是有钱人,越恨不能生成白皮……是会享受啊!

刚才哇凉哇凉的心又变得温暖起来:粑粑是爱我的,带哥哥去住牛棚,带他住城堡!!

“李,如果这里住不习惯的话,可以和我们去康莫利庄园,我们很欢迎你和小思能去那里做客。”

玛格丽特笑着说道。

康莫利庄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四世纪……

李源谢着婉拒后,凯瑟琳和玛格丽特随之告辞离去。

管家摩西一家也离去后,李源坐在庄园的古典沙发上。

欧洲贵族的沙发,底部弹簧上铺满了天然马鬃作填充物,外面则用纯真的天鹅绒,采用的是古老的提花工艺蒙面,以形成柔软的人体接触表面,非常舒适。

“哇~~”

李思一屁股坐下后,爽的叫了起来。

不过看到父亲目光看了过来后,又立刻正襟危坐……

李源呵呵笑道:“儿子,觉得怎么样?英国发达不发达?”

李思连连点头,眉飞色舞道:“爸爸,我没想到,英国比港岛发达那么多!咱们家在罗便臣道的别墅已经很不错了,可是和这里一比,感觉好小气!”

李源道:“那你觉得,英国强大不强大?”

李思点头道:“当然强大了!”

李源笑道:“在北面战争时,英国不是战死人数最多的国家,却是被打出精神病人数最多的国家。好了,这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,你有时间慢慢体会,休息吧。刚才哈莉特带你看过你的房间了?”

李思迟疑道:“爸爸,我能不能跟你一起睡?”

李源奇道:“为什么?”

李思有些气愤道:“我现在才明白,为什么从半个月前开始,哥哥就给我讲城堡里吸血鬼的故事!”

李源哈哈一笑,道:“好吧。”

他忽然想起,还未带着小儿子睡过觉。

不像他哥哥,李幸小时候,常搂在怀里抱着睡……

……

一夜好睡,清幽的庄园,倒是睡眠的好所在。

父子俩都没什么倒时差的困扰。

起床洗漱后爷俩一起到庄园里,在草坪上站起了桩功。

李源留意看了会儿二儿子的桩法,有模有样,单就灵性而言,甚至还比他哥哥要强几分。

不过定力不足,站了一会儿就开始偷懒……

李源早就发现了这一点,却没想去纠正。

强逼出来的练习,事倍功半,也会失去灵气。

只有他自己想练了,才会一日千里。

这也是李源这次带次子出来的缘由之一……

锻炼完后,以撒来通知早餐已经准备好了,李源带着儿子去了餐厅,发现餐桌上准备有熏肉、煎肉肠、黑布丁、煎蛋、炸薯条、炸面包片,以及两杯带着醇香的牛奶。

对了,黑布丁是一种以猪肉、血、肥肉、燕麦碎混合后灌制的血肠,李源也是头一回吃。

估计是吃的新鲜,李思美美的大吃一顿后,正准备去收拾碗筷,却发现伊芙已经笑着上前,把餐桌收拾干净了。

哇~~

美好的生活!

吃完早饭凯瑟琳和玛格丽特就到了,同来的还有康莫利家族的管家,玛兰达。

玛兰达很严肃,看着李源道:“先生,有两所幼稚园可以选择。第一所,是米诺夫人幼稚园,也是英国贵族孩童常上的幼儿园,如今里面有六位公爵,十八位侯爵和三十七位伯爵家族继承人在这座幼儿园中读书。第二所,是威尔科克斯幼稚园,同样是一座非常优秀的幼稚园,里面有诸多商业巨头公司的继承人……如果不是短期的走读参观学习,并且康莫利家族和这两所幼稚园关系密切,那么基本上不大可能入园。”

李源微笑问道:“夫人,请问有萨里郡的幼稚园吗?”

玛兰达闻言一怔,看了眼旁边的玛格丽特,随后点头道:“当然,附近就有一家。只是……”

萨里郡是以农业为主,还有陶瓷业也很发达。

所以,这里有很多农夫和陶瓷工人,幼稚园里孩子的出身比较多元化……

李源知道后很高兴,点头道:“这样很好,我提个非分的请求,希望在未来三个月时间里,小思……对了,他的英文名字叫戴维,戴维能轮流在这三所幼稚园内学习,刚好每所幼稚园一个月时间。另外,请将所需要的一切费用相告。”

玛兰达似乎有些明白李源的用意了,对于愿意用心教育孩子的父亲,人们总会心生好感,玛兰达也不例外,她虽然仍就一脸严肃,但目光柔和了许多,道:“好的先生,这样的话,其实更好操作些。至于费用就不必了,这三所幼稚园也非常希望吸收不同的东方元素,一定会欢迎戴维小朋友的。”

李思一张脸笑的比哭还难看:他居然要上三家幼稚园!!

非常负责任的好爸爸李源将好儿子交给不苟言笑的玛兰达后,就和笑颜如花的凯瑟琳、玛格丽特一起,坐上轿车一起去了伦敦。

李思甚至发现,他们的车走着走着,车顶给收了起来,居然是敞篷轿车!!

一个白金长发飞扬,一个黑色长发起舞。

他老豆坐在中间……

“咔擦”一声,李思不知从哪摸出了一个相机,抓拍下了这一幕……

……

第265章 以貌取人

葛兰素公司位于伦敦北部的赫特福德郡,距离伦敦市中心国王十字火车站只有二十分钟的路程。

玛格丽特或许觉得李源在港岛没坐过火车,所以特意带他领略了下英伦火车风情……

李源心中后悔,如果是浪子人设就好了,火车风情会更有趣些,可惜,他是正常人设……

不过饶是如此,他一拖二带着两大美女一路招摇过市,仍旧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。

那些年轻的英国男人眼中的神色,绝谈不上友好。

一路很快到了葛兰素公司,但并未能直接见到玛格丽特的母亲,那位罗琳娜阿姨。

据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,她已经开了两个小时的国际会议了……

玛格丽特非常抱歉,李源倒觉得没什么关系,建议一起参观一下这家医药公司。

玛格丽特便让秘书去领了参观证件,三人一起在这家全球顶级的医药公司内游览起来。

来来往往的白大褂,让这家公司与一般的商业公司明显区别开来……

不过玛格丽特却说: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尚,葛兰素公司糟糕的营销制度,让它永远也无法成为一家伟大的医药公司。”

李源好奇道:“为什么?”

玛格丽特道:“一家医药公司直接向帮助销售药物的医生支付报酬,医药代表的酬劳又与医生处方数量挂钩……李,你一定知道这意味着什么。没有哪个医生能经得起良知的考验,在金钱的诱惑前,他们会拼命的开出过度医疗的药物。很多时候,这些药物都过于昂贵并且是不必要的。医药公司还把对主任医生的收买伪装成参加医学会议,演讲一次给出巨额报酬,会议往往选择在五星级酒店或者海滨旅游胜地举办。还有那些年轻漂亮的医药代表们,为了销售出更多的药物,她们愿意付出一切。

李,药物的确有商品属性,但它的真正使命,应该是救死扶伤,对吗?”

李源点头道:“玛格丽特,你说的非常对。在我们中国,曾经的大药房上都会写一副对联,就像是两句诗,叫但愿世上无疾苦,宁可架上药生尘。”

凯瑟琳大致给玛格丽特解释了遍后,玛格丽特大感惊艳,看着李源道:“李,那么你呢?也希望如此吗?”

李源道:“当然!玛格丽特,你知道吗?中国现在有七亿百姓,其中六亿多人口是担负不起最起码的药钱的。小病靠扛,大病靠捱,直到病死。此时中国的绝大多数儿童,甚至都没见过伦敦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冰激凌摊,直到长大也没有吃过一次冰激凌。我难道还要从他们身上吸血?那就太可悲,也太无耻了。我最大的心愿,只有一个,那就是世上所有的最穷苦的人们,在他们生病时,能吃得起一片药,不至于在绝望中等死,那简直是比地狱还要残忍的事。愿上帝仁爱世人……”

此刻,佛教徒李源又变成了虔诚的上帝教徒。

玛格丽特目露钦佩的看着李源,道:“李,你真是一个高尚伟大的人!”不过话又说回来:“你为什么要娶三个老婆呢?”

上帝的子民可不会娶三个老婆……

李源认真解释道:“玛格丽特,我们家族一共有兄弟八人,现在共有三十八个孩子,你知道最大的那十四个,现在在哪里么?”

玛格丽特摇了摇头,凯瑟琳也用她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凝望着李源,等待着答案。

李源道:“他们在中国最寒冷,也是条件最艰苦的地方,开采石油、发展电力。中国想要摆脱贫穷落后和疾苦,唯一的方法就是实现工业化,只有工业化,才能强国。我们家所有的孩子,都会奋斗在那里。我只是一个普通人,没办法让所有的中国孩子去读书,只能让自己的孩子,自己家族的孩子全部去读书……”

玛格丽特感觉理解了些,但不透彻,她问道:“不能帮助其他孩子接受教育么?只能自己生……”

李源苦笑道:“你可以问问凯瑟琳,她更了解一些中国。现在我们国家正处于非常大的无序中,如果不是我们逃了出来,我的两个妻子和她们全家,恐怕已经死了,我也是。很多事,我们没办法直接去做,无能为力的。但我坚信,混乱只是暂时的,未来一定会十分光明。我所做的一切,都是在准备迎接那一天。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