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(1 / 1)
开天辟地第一直男十一直接招呼了他一脚。
那矮胖子没有防备,猛地被掀翻,摔在地上粗声粗气地哎呦哎哟,费力也起不来。十一立即动手揍得他满脸开花,末了朝脑袋给了一拳让这蠢物昏死过去,一脸嫌弃地将他的外袍扒了,彼此的身份便对了个儿。
他大摇大摆地走出屋子,利落地将门上锁,挡着手看了眼天上的太阳,嘴角微微上扬。
身为最顶级的暗卫,他的任务可不仅仅只有这样。
于是在一日之内,凤凰寨排名前三的当家神不知鬼不觉地被什么人摘了脑袋,血淋淋的首级被丢在议事的结义厅上,按座次陈列,浸染了平日里屁股下的虎皮。
可奇的是,这种惊心动魄的变故,山上的人心居然不乱。活着的人有条不紊地排查闯入者,同时还在筹划着什么大事。
始作俑者十一躲在被搜查过三回的密林里,将烹熟山鸡的火堆踩灭,变戏法似的从怀中掏出一块馒头,边啃边道:“公子所料果然不错,土匪盘踞不过是明面上的幌子,这山上藏着的,其实是一支前朝的叛军。”
势大的凤凰寨如此,那么云水县境内的其他山寨自然免不了被收做傀儡的命运。这种程度的渗透,怎能不叫人心惊。
十一招来提前放上山的八哥儿,给山下递了消息。这些本就聪明的鸟儿经过训练,只会对特定的人吐露人语。潜邸之中的鸟儿生来最先掌握两句话:“公子所料不错”和“公子您再想想。”
这第二句,戏谑之言也。
县衙在黄昏时候收到消息。
落日熔金,暮云合璧。信使出现在三堂。
曹县尉在书信中称:凤凰寨之人德行未泯,今逢大变,群龙无首,余下之人愿意接受朝廷的招安,此后受教化,永不再占山劫掠。招安之期就定在明日,请县尊大人卯时至山下,确认受降仪程……
“大人初临我县,便有如此政绩,着实该宣扬与民,重修百姓对官府的信任。”辞辞攥着这薄薄的一页纸磕磕绊绊地念完,恨不得立时逃离此地。
叶徊看着她,直截了当地评价:“这上面的字能够认得全。你倒不算无可救药。”可巧这时候,一只青色的八哥儿飞停在走廊里,遥遥冲着屋内“公子所料不错,公子所料不错……”
沈辞辞:“……”
叶知县的食指指节不轻不重地敲在案上,三声过后,这只聒噪的鸟儿便飞走了。辞辞哪里敢多问,便寻了别的话头:“凤凰寨愿意接受招安是好事,大人不高兴吗?”
哪知叶徊只肯吩咐她:“回去收拾你的东西。”
“啊?”辞辞愣了愣。
“你不是想见姨娘和翠儿吗?”他的眉目依旧是淡淡的,似乎这副皮囊之下根本没有起伏。
辞辞却听出了其中的不耐烦:“那明日的招安……”
她听十二说起过,薛姨娘暂住的地方是在南郊,从城里寻过去要两个时辰,不算停留的时间,只这样的来回,也是赶不回来的。
“有十二在。”
十二走进来打包票:“公子放心!一切有我!”
“我要曹县尉的活口。”他竟避也不避她。
秋风萧瑟,马车在黑夜中缓行。
这架马车的内部空间不大,沈辞辞占着角落的位置,偷眼瞧这位县尊大人。
他在正中的位置,手头一刻不离公文。身如玉树,一副不为外物所动的超然姿态。
眼睛不疼吗?察觉眼前光线暗了。辞辞忙用随身的小簪拨了拨灯芯。
“你觉得无聊?”他突然问。
“承蒙大人关照,民女不无聊。”她忙答话。
叶徊不理会她说的,把手中的公文递过来:“念给我听。”
辞辞像是接了块烫手山芋:“从头念?”
“从头念。”
“举子顾长思,而立之年,今逢母丧,家中守制,不出。”她谨慎地念完第一行,想看一看叶大人的反应。
岂料双目交汇,那人道:“继续。”
她便继续往下念:“举子赵方龄,二十二,年初赴春闱,不第。闭门读书,以待来日。”
“举子刘之,刘之……”再往下果然遇到拦路虎。
一堆熟悉的字里忽然扫见个陌生的字。辞辞放慢语速,在心里揣度这个字该读什么:“刘之,刘之叉?刘之,刘之错!”啊啊啊到底是刘之叉还是刘之错啊!她绝望地闭上了眼睛。
叶徊咳嗽一声:“刘之爻。”
“举子刘之爻,方及冠,嘉定十三年上京赴考,舞弊逐出,永不录用。长于诉讼,寄情乡野。”
“举子李刘,三十二岁,官司缠身,体……”
“李刈。”叶徊道。
“举子李刈,三十二岁,官司缠身,体弱多病,家道艰难。”往后几行再没有生僻字了。辞辞松了口气,继续念,“举人陈子行,四十一岁,置业田间,好佛理,常生出皈依之念。”
“举子田今,六十六岁,久试不第,族学坐馆,德高望重。”
……
“好了。”叶知县看了眼刻漏,终于叫停了她。
辞辞放下文书,一瞬间觉得喉咙里痒痒的,干涸得很,嘴皮子也疼。到跳下车的时候,风吹在脸上也疼。
弃车登舟,尽头便是南郊别院。夜色下湖波粼粼,掀起皱褶,湖风比寻常的风来头大,水面上便更冷了。这地方不建桥,又仅容柳叶一样的小舟通过。
↑返回顶部↑